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黄芩食用方法和功效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黄芩食用方法和功效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黄芩有什么作用?吃了对身体好吗?
专业医学团队解答,请点右上角关注!
黄芩
【能功与主治】 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常 用于: ①湿热所致诸症; ②肺热咳嗽; ③内热亢盛,迫血妄 行所致之出血证; ④胎热不安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 内服: 煎汤,3~10g; 或入丸、散。外 用: 煎水洗或研末撒。
【新用途】
一、内科
1. 肾炎、肾盂肾炎: 5%黄芩素注射液,每次肌注100~ 200mg (儿童酌减),每日2次。
2. 高血压病: 20%黄芩酊剂,每次5~10ml,日服3 次。
3. 病毒性肝炎: 用黄芩甙注射液4ml (相当于生药 200mg) 肌注,每日1次; 或用本品6ml,加入10%葡萄糖 250ml中静滴,15日为1疗程。
黄芩有哪些功效?黄芩味苦,性寒,归肺、胆、脾、胃、大肠、小肠经。
- 【黄芩的功效】: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
- ⑴、湿温、暑湿、胸闷呕恶、湿热痞满、黄疸泄泻。黄芩能够清热燥湿,善于清泻肺胃胆以及大肠的湿热,尤其善于清中上焦的湿热。治疗湿温、暑湿证,湿热阻遏气机而导致的胸闷恶心呕吐、身热不扬、舌苔黄腻者,常配伍滑石、白豆蔻、通草等同用,如黄芩滑石汤。治疗大肠湿热的泄泻痢疾可配伍黄连、葛根等药物共同使用,如葛根芩连汤。治疗湿热中阻,痞满呕吐,可以配伍黄连、干姜、半夏等药物同用,如半夏泻心汤。若配伍茵陈蒿、栀子可以治疗湿热黄疸。
- ⑵、肺热咳嗽,高热烦渴。黄芩主入肺经,善于清泻肺火以及上焦实热,治疗肺热壅遏所导致的咳嗽痰稠,可以单用本品,如清金丸。治疗肺热咳嗽气喘,配伍杏仁、桑白皮、苏子等同用,如清肺汤。
- ⑶、血热吐衄。黄芩能清热泻火凉血止血,可以治疗火毒炽盛迫血妄行的吐血,衄血等证,可以配伍大黄使用,如大黄汤。
- ⑷、痈肿疮毒。黄芩能清热泻火,解毒的作用。可以治疗火毒炽盛的疮痈肿痛,常配伍黄连、黄柏、栀子共同使用,如黄连解毒汤。
- ⑸、胎动不安。黄芩可以治疗血热胎动不安,可以配伍生地、黄柏等药物共同使用,如保阴煎。若配伍白术同用,可以治疗气虚血热的胎动不安,如芩术汤。治疗肾虚有热的胎动不安,可以配伍熟地、续断、人参等药物共同使用,如泰山磐石散。
- 以上就是黄芩的全部功效,希望可以帮助你,回答的不好请多多指教!
黄芩,气味苦寒,无毒。可清热燥湿、泻火解毒、止血安胎。
黄芩清肺热
肺主皮毛,一般这样的人,皮肤发热,连骨头里都发热,是火上炎到肺。黄芩可以泻肺热。如果对症,单方一味就可以。古籍记载:李时珍的父亲用一味黄芩就治疗好了李时珍的骨蒸发热,肤如火燎。如下。
《本经疏证》曰,李濒湖(李时珍)自缘感冒咳嗽既久,且犯戒,遂病骨蒸发热,肤如火燎,每日吐痰盈碗,暑月烦渴,寝食既废,脉浮洪,偏服柴胡、麦门冬、荆芥、竹沥诸药月馀,益剧,皆以为必死,其尊人(李时珍的父亲)以谓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,烦躁引饮,昼甚者,宜一味黄芩以泻肺经气分之火,遂按方用黄芩一两煎服,次日身热尽退,痰嗽皆愈,于此益可知黄芩所治,必肺经气分之热,肺经气分之热,必昼甚于夜也。
黄芩降热痰
黄芩可以治疗经常有痰,痰液粘稠浑浊那种,而且一般痰颜色是黄色的。一般这样的人平时肉食比较多,还喝酒。俗语曰:鱼生痰,肉生火。可以用单味黄芩制成的药丸,叫清金丸,泻其上焦肺金之热,降膈上粘滞之痰。热消除了。痰也就自之而降了。
《丹溪心法》曰,清金丸泻肺火,降膈上热痰:片子黄芩,炒,为末,糊丸,或蒸饼丸梧子大。服五十丸。
黄芩治疗尿道炎
黄芩可以治疗膀胱炎,尿道炎。因为肺为水之上源,肺经热,下来的水都是黄赤的。这肺热是因,膀胱炎尿道炎是果。可以用黄芩清肺热,可用单味黄芩,清降肺热。
《千金翼方》曰,黄芩治淋(急性膀胱炎尿道炎),亦主下血:黄芩四两,细切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,分三服。
【拼音名】Huánɡ Qín
【英文名】RADIX SCUTELLARIAE
【别名】山茶根、黄芩茶、土金茶根
【来源】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须根及泥沙,晒后撞去粗皮,晒干。
【性状】本品呈圆锥形,扭曲,长8~25cm,直径1~3cm。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,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,上部较粗糙,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的网纹,下部有顺纹和细皱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黄色,中间红棕色;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,呈暗棕色或棕黑色。气微,味苦。
【鉴别】(1) 本品粉末黄色。韧皮纤维单个散在或数个成束,梭形,长60~ 250μm,直径9~33μm,壁厚,孔沟细。石细胞类圆形、类方形或长方形,壁较厚或甚厚。木栓细胞棕黄色,多角形。网纹导管多见,直径24~72μm 。木纤维多碎断,直径约12μm ,有稀疏斜纹孔。淀粉粒甚多,单粒类球形,直径2~10μm,脐点明显,复粒由 2~3 分粒组成。
(2) 取本品粉末1g,加甲醇20ml,超声处理20分钟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黄芩对照药材1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再取黄芩苷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附录Ⅵ B)试验,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,分别点于同一以含4%醋酸钠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,以醋酸乙酯-丁酮-甲酸-水(5:3:1:1)为展开剂,预平衡30分钟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%三氯化铁乙醇溶液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;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一相同的暗绿色斑点。
【炮制】黄芩片:除去杂质,置沸水中煮10分钟,取出,闷透,切薄片,干燥;或蒸半小时,取出,切薄片,干燥(注意避免曝晒)。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,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褐色,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,具放射状纹理。照上述[鉴别](1)、(2)项下试验,应显相同的结果;照上述[含量测定]项下的方法测定,含黄芩苷(C21H18O11)不得少于8.0%。
酒黄芩:取黄芩片,照酒炙法(附录Ⅱ D)炒干。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,外表皮棕褐色,切面黄棕色,呈放射状纹理,略带焦斑,中心部分有的呈棕色。照上述[含量测定]项下的方法测定,含黄芩苷不得少于8.0%。
【性味】苦,寒。
黄芩味甘还是味苦?
黄芩味甘还是味苦
黄芩的主要功效是清热燥湿(清除热邪,干燥湿邪)、泻火解毒(祛除体内火毒邪气)、止血安胎。
黄芩主要用于治疗湿热所致的多种病证,如湿温(感受湿热引起的温病)、黄疽、泻痢、热淋(小便时灼热刺痛明显,伴尿频尿急,小腹部牵引不适)、痈肿疮毒等。还可以用于湿热病引起的壮热烦渴(高热伴烦躁口渴)等。
黄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,因为本品善于淸肺热,可治疗因肺热所导致的咳嗽咳痰,痰多色黄粘稠。
黄芩还可以用于内热亢盛,迫血妄行所致各种出血疾病吐血、咳血、衄血、便血等证。
黄芩有清热安胎的功效,可以用于治疗胎热不安。
该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,不可自行用药。
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
点这里,查看医生回答详情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黄芩食用方法和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黄芩食用方法和功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