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道指是什么含义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道指是什么含义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庄子所谓的“道”,到底是指什么?
庄子是我们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哲学家,关于庄子所谓的“道”,到底是指什么这个问题,我相信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不同的答案,我简略说说我的见解:
道:世界的本源,世界产生和形成的基础;世界的本质或世界产生的原因,即世界出现的决定力或支配力,对世界形成、产生和发展的整个历史的叙述。也就是说,道的自我生成、自我发展、自我实现和自我完成的整个历史都是以自身为基础的。
庄子认为道是从天上生下来的,会不断地传下去,这与老子思想中的道是一致的。庄子养生师的结尾有一段这样的话:
指穷于为薪,火传也,不知其尽也。
当蜡烛和柴火烧尽时,火继续燃烧,没有尽头。
庄子用意象隐喻来描述道的传播。庄子大师还有一段:
夫道,有情有信,无为无形;可传而不可受,可得而不可见;自本自根,未有天地,自古以固存;神鬼神帝,生天生地;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,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,先天地生而不为久,长于上古而不为老。
这一段非常重要。这是我们理解庄子所阐述的道的关键。
道是一种思想,庄子的思想现在好像只有一部道德经流传最广吧,总的来说应该是有无之道,无·天地始,有·万物母,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万物是从无到有的衍化,在道德经里面最多的就是对比用两种极端反衬出无为的智慧,用美丑,善恶,刚柔.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句载营魄抱一,没有杂念精气神合一才能长久.个人理解他应该是想追求那种万物的起源时的状态吧
庄子是道家,尊崇老子的道。但与老子的道有所不同,老子的道,“万物负阴而抱阳”,庄子却认为,人非阴非阳。
《庄子大宗师》:“夫道,有情有信,无为无形。可传而不可受,可得而不可见。自本自根,未有天地,自古以存。神鬼神帝,生天生地。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,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。先天地生而不为久,长于上古而不为老。”
注意,太极。儒家托名孔子《易传》解八卦,太极是后儒借庄子的,马王堆帛书《易传》是,大恒。 大恒生两仪,两仪生四马,四马生八卦。
《道德经》有“阴阳”,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,万物负阴而抱阳”。
庄子反对阴阳,《庄子知北游》:“中国有人焉,非阴非阳,直且为人,将反于宗。”
庄子道家代表之一,传承于老子的道法自然,又有自身的各种见解,有《南华经》流传于世。
庄子的所说的“道”有很多,只是南华经中逍遥游篇的前半段,就可表达出这些生活中的这些显浅之道。
“道”上讲,世间上不存在大与小。大之所以为大,那是因为,它与比它小的事物相比才是大。正如,鲲鹏与蝉、鸠比,那鲲鹏是大。九千里大的鹏从北边的海飞到南边的海,要六个月的时间,那相对天地,鹏就是小。那鲲鹏究竟是小还是大?这就是庄子的道,世间不存在大小之分。正如佛中的一花也是一世界。
生活中,也应该不要过于执着大小高下之分,看透这些才会过得舒坦。没有对比,没有伤害。凡事淡然处之,享受现在拥有的,才是最幸福的事。事事和他人相比,总有你比不过的一面,因此而悲伤,那就那可怜了。就如庄子所说,“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,众人匹之,不亦悲乎!”与彭祖比寿命,那大家不悲哀吗?
我飞不高,那是因为我不需要飞那么高。不同领域有不同要求,就如蝉所说,我吃食安身都在这纵林之中,飞那么高那么远有什么用。凡事不要盲目追求至高至好,适合才是最重要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道指是什么含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道指是什么含义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