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药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药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红血藤的功效与作用?
红血藤是分布于我国广东南部、海南、广西南部的一种攀援藤本植物,通常生长在低海拔山谷密林和阴湿地方。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豆科密花豆属。
外形特点是嫩枝紫褐色,有稀疏柔毛;三小叶复叶,叶片革质,近圆形或椭圆形;花朵蝶形,花冠紫红色,六七月开花;荚果斜长圆形,长六公分左右,果实第二年一月成熟。
资料记载红血藤的藤茎作鸡血藤的代用品,性温味甘,具有补血、活血功效,可治疗贫血、闭经、月经不调、筋骨疼痛等疾病。全年可以采收藤茎,清洗干净、切片、晒干可用。
“大血藤”就是“鸡血藤”吗?有何功效?
生活道认为,这两种不是一个东西的,两种饮片的。共同点就是都是藤类药物,一般都具有活血通络等作用的。
鸡血藤属于活血调经药范畴的,具有行血补血,舒筋活络等功效。
就说有点能调经脉血的郁滞,并且活血还能有一定作用的补血功效。如月经不调、闭经、痛经等症,或者由于血虚引起了血瘀,这个鸡血藤效果都不错的。风寒湿痹痛,肢体瘫痪等都可以使用的。
大血藤属于清热解毒药大范畴的,具有清热解毒,祛风止痛功效的。
就说出现了肠痈腹痛,热毒疮疡,跌打损伤,热证引起的痛经等都可以使用的。风湿痹痛等都可以使用的。
鸡血藤有点偏温,大血藤平性的。就说两者最大区别是大血藤主要是清热解毒的药物,鸡血藤是活血调经药物,还有些补血功效。
大血藤一般在陕西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、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海南、江西、浙江和安徽。常见于山坡灌丛、疏林和林缘等地生长。
鸡血藤一般在安徽,湖北,江苏,四川南部,海南,台湾等地,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。
“大血藤”就是“鸡血藤”吗?有何功效?
我根据多年来搞植物学的认知回答这个问题吧。
一,什么是大血藤
大血藤是木通科大血藤属的落叶木质藤本,分布在我国陕西、四川及以南各省区,常生长在山坡灌丛、稀疏林中和林边。
它的外形特点:藤茎长十多公尺,粗八九公分,植物体无毛;幼嫩枝条暗红色,老藤茎皮纵裂。三出复叶或单叶,叶柄长十公分左右,小叶片革质,顶生小叶菱状倒卵形,长十公分左右,叶边全缘;侧生小叶斜卵形,表面绿色,背面浅绿色,干后常红褐色。
花单性,雌雄同株,总状花序;萼片六个,花瓣状,绿色,长圆形,长一毫米;花瓣六个,小,鳞片状,绿色。四五月开花。果序大,成串生长,
浆果圆球形,直径一公分,成熟时蓝黑色,六到九月结果。
大血藤的用途:据资料它的根和茎可药用,有通经活络、散瘀、理气行血等作用。枝条柔软可带藤条捆扎物品用。茎皮可搓绳索用。
二,什么是鸡血藤
别名叫鸡血藤的有两种植物。一种是木兰科南五味子属的凤庆南五味子;另一种是旋花科菟丝子属的菟丝子。
1,凤庆南五味子:
别名有鸡血藤、顺宁鸡血藤、散血香等。是常绿木质藤本,分布在云南西南部,生长在海拔一千八百公尺以下的林下。形状是木质藤本,无毛;茎浅紫绿色,主根黄褐色,横切面浅紫色,是鸡血藤名称是来源。单叶,叶片纸质,常椭圆形。花单性同株,花被片乳黄色,十四到十八片,五六月开花。聚合果球形,直径五公分以上,成熟后红色。
九月果实成熟。它的根和茎药用,有补血行血、通经络的作用。
不论是大血藤还是鸡血藤,在我们广西山上都有分布,两者可不是同一种植物,功效上既有共性,又有不同之处,这类植物容易让人混淆,在色泽和形态上过于相似,但对我这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来说,还是区分得很清楚的,老邪从鲜品和干品来说说它们的异同。
从鲜品上说,人们对鸡血藤的认知是“有红色液体流出”,形同鸡血,而大血藤则是色泽深红,有“红藤”之称,要想仔细辨别,还需要一定的功夫。
鸡血藤是木质藤本,叶片为稍圆的披针形且表面光滑,花紫色如同葛花;而大血藤则是木通科植物,光是来源就有差异了,叶子则是三出复叶,随着树龄增长,一些老皮会慢慢开裂。
我们农村人就是根据它们的特点,来判断出这两种“藤”。
至于干品,我在工作中接触较多,我认为形态差异还是很大的,大血藤的轮廓就是围着一个中心点,分成一条一条往外延伸,而鸡血藤则不同,鸡血藤的轮廓就是由几个不同大小的圆,或者椭圆构成,有共同的中心,切好之后晒干,就可以对其逐一观察了。
这两种农村中药材都有个“藤”字,它们的共性就是活血通络。
两者都是可以用于调经的,对女性有好处,但是大血藤还有清热解毒和祛风的功效,比鸡血藤更加全面一些,在风湿类的问题中, 这两种药材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有需要的话,不妨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农村这两种藤,很多人分不清,实际上各有用途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中药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药大血藤的功效与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