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凉血是什么意思啊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凉血是什么意思啊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凉血吃什么?
所谓“凉血”,实际上是一种清血分热邪的方法。
能够凉血的食物药物不算少,常用的有:
1、香蒲。又名蒲菜,蒲芽,性味甘、凉,入脾、肺、肝经,有清热凉血,利水消肿之功,适用于孕妇劳热,胎动下血,消渴,口疮,热痢,淋病,白带,水肿,瘰疠等。《随息居饮食谱》言其“清热,养血,消痈,利咽喉,通二便”。
2、芦荟。芦荟性味苦寒,具有凉血、明目、清肝热、通便、健胃的作用。可以用于便秘、十二指肠溃疡、湿疹等的日常治疗。需要注意的是,全世界只有三种芦荟可以食用,即中国芦荟、日本芦荟、库拉索芦荟。其中以中国芦荟最为安全,无任何毒副作。
3、槐花。槐花被历代医家视为“凉血要药”,性凉味苦,有清热凉血、清肝泻火、止血的作用,还有降低血压、抗水肿、抗炎等作用。用槐花泡茶喝,有益心、肺,滋补养颜之功效,可用作健胃剂和镇静剂等。
4、菊芋。又名鬼子姜、洋姜,性味甘、凉,入肺、大肠经,有清热凉血、利湿消肿之功,适用于热病、肠热泄痢、便血、淋证等。药理研究表明,洋姜对血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,即一方面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降低,另一方面又能使低血糖患者血糖升高。研究显示,洋姜中含有一种与人体胰岛素结构非常近似的物质,当尿糖增高时,食用洋姜可以控制尿糖,说明其有降低血糖作用。当出现低血糖时,食用洋姜后同样能够得到缓解。
5、鸡冠花。鸡冠花性味甘、凉,涩,入肝、肾、脾经,有清热除湿、收敛涩肠、凉血止血、止泻止带之功,适用于痔漏下血,赤白痢疾,带下病等。鸡冠花大都是红色,但也有白色的,药效侧重不同,《本草纲目》中也记载鸡冠花“分赤白用”。凉血可用红色鸡冠花。鸡冠花属于苋科植物,营养丰富,有的鸡冠花可作蔬菜食用,叫“凤蓉菜”。
6、山茶花。山茶花具有凉血、散瘀、消肿之功效,可治疗吐血、血崩、肠风、血痢、血淋、跌打损伤、烫伤等。
7、黄芩。黄芩泻实火、除湿热,凉血止血,凡壮热烦渴,肺热咳嗽,湿热下利,黄疸热淋,吐衄崩漏,目赤肿痛,胎动不安,痈肿疔疮并皆治之。
8、紫草。紫草性味甘寒,归心、肝二经,有凉血活血、清热解毒、祛风止痒及收敛止血之效。如《纲目》云:“治斑疹,痘毒,活血、凉血,利大肠。”《陕西中草药》载:“治烫火伤,皮炎、湿疹、尿路感染。”向为凉血之要药,善主心腹邪热之气。凡一切血热妄行之实火病,及血痢、血痔、淋血等气壮邪实者,皆为其所主。
常见凉血的中药有水牛角、生地、丹皮、赤芍、槐花、地榆、侧柏叶、白茅根等,其中白茅根在一些农村比较常见,而且味道偏甜,药性平和,是简单易得的凉血佳品。常见清热凉血的食物有银耳、绿豆、莲藕、鸭肉、山竹、香蕉、梨子、西瓜、龟苓膏、猕猴桃、菊花、苦瓜等
平时应多食用一些雪梨、苦瓜、苦菜、丝瓜、鲜芦笋、绿豆、冬瓜、黑芝麻、螃蟹、鸭肉等食物,这些食物都是凉血的食物。还有其它一些食物,比如:
枇杷 --味甘酸、性凉,归肺、肝经。作用:润肺止咳,生津止渴,下气止呕。宜于胃热口臭,胃热呕吐。湿证、虚寒证忌食。
西瓜-- 味甘、性寒,归心、胃、膀胱经。作用:清热解暑,除烦止渴,利尿。宜于胃部灼痛,胃热口臭。虚寒证、湿证忌食。
芹菜 --味甘苦、性凉,归肝、胃经。作用:平肝清热、祛风利湿。宜于肝胃郁热胃痛,胃热口臭,肠胃燥热便秘。虚寒证、泄泻者忌食。
白菜(菘菜、小白菜)-- 味甘、性平,归肠、胃经。作用:解热除烦,通利肠胃。宜于肠胃燥热便秘。苋菜 味甘、性凉。作用:清热解毒,通利二便。宜于湿热泄泻,胃热口臭,肠胃燥热便秘。虚寒泄泻者忌食。
茭白-- 味甘、性寒,归肺、脾经。作用:清热解毒,除烦止渴,利湿通便。宜于湿热泄泻,胃热口臭,肠胃燥热便秘。虚寒泄泻者忌食,不宜与蜂蜜同食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凉血是什么意思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凉血是什么意思啊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